- NEWS最新消息
- 碳權及再生能源NEWS
NEWS最新消息
2021/11/03 工商社論》台灣成立碳權交易所迫在眉睫
工商社論》台灣成立碳權交易所迫在眉睫
隨著全球日益重視環境永續和溫室效應的議題,國際社會更加速推出更高規格的碳排檢驗及重要管制措施,例如國際碳揭露專案(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,CDP),乃至於數月前歐盟再宣布要在2023年課徵「碳關稅」──亦即根據進口產品的碳排量多寡再加徵稅負;這些不僅顯示出國際社會對於「碳排」議題的高度重視,更使得環境永續在近兩年來,躍升為ESG的三個組成要素中,最重要的課題,同時也象徵,未來環境永續未達標的企業,營運風險會愈來愈大,甚至會被淘汰,轉型也勢在必行。
事實上,不少國際指標龍頭企業已著手要求供應鏈,提前達陣「碳中和」目標,連大型機構法人、主權基金,也開始淘汰對高碳排企業或相關產業的投資。
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蘋果,不僅多次要求其供應商多採用「綠電」,月前更宣布要求提前在2030年,其所有往來的供應商企業都必須達陣「碳中和」目標。為此,身為蘋果主要供應商的台灣護國神山──台積電,早已大手筆的展開綠電採購。
面對全球邁向淨零碳的潮流,無論是企業之間生產面的合作,或是向市場爭取投資資金,高碳排產業在永續意識日益伸張下,恐將加速被淘汰,台灣產業當然不能自外於這股國際潮流,應該更有危機意識的努力採行各種在生產面的減碳措施,朝「碳中和」目標邁進。
目前台灣的金融業者也在授信業務上,開始針對符合永續營運要求的企業採取差別化訂價策略,例如先前友達的500億元聯貸案、以及亞東石化200億元聯貸案,都有這種連結ESG來給予利率減碼優惠的機制──其中,友達聯貸案連結在道瓊世界永續發展指數的總評分變化,亞東石化則連結溫室氣體排放、節電省水等作為利率優惠指標。
然而,值此之際,國際社會既已大幅拉高對排碳議題的檢視規格,台灣金融業也開始在授信業務上進行與減碳有關的差別化訂價,但台灣的相關準備仍有不足,其中最受外界矚目的其中一個工程,就是到底台灣的「碳權交易所」何時才會建立?
碳權交易所的建立為何重要?
理由很簡單,因為在這個架構之上,碳排量的多寡將可直接化為市場訂價來檢視和控制──排碳量控制有成、甚至減碳的的企業,擁有更多的碳權可以賣給其他高排量的公司、產業;而相對的,其他高排碳量的產業或公司,就必須從交易所購買碳權,來彌補其在營運面的環境永續所作不足之處。
未來一旦台灣成立碳權交易所,則服務業、綠能、太陽能產業通常會成為碳權的賣方,而其他如石化、製造、運輸、營造等製造業,多半會站在碳權的買方,而經過碳權交易、碳排量被市場訂價的過程,會使得碳排的控制直接進入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,因而得到更高度的重視。
在這種情況下,碳權交易所的設置更顯重要,尤其是上市櫃公司已陸續採取「內部碳訂價」機制,包括台達電以及開金融業之先的元大金,均已實施內部碳訂價,比起過去直接計算碳排量,碳訂價措施將排碳的成果直接反應在各部門的成本、效益計算上,對於碳排控制將更具成效。但這些上市櫃公司雖然已採取內部碳訂價,並準備進一步和國際市場的碳訂價接軌,但台灣卻缺乏「碳權交易所」的設置,實在是缺了一角的遺珠之憾。
其實,台灣要成立碳權交易所的呼聲一直不斷,端看有沒有執行的決心。
目前在金管會轄下的證券週邊單位F4裡,已搭建許多新創平台、創櫃板、興櫃板等不同交易系統以及交易平台的經驗,如今再搭建碳權交易所,應該不是太難的事。
同時在金管會推進「綠能金融2.0」政策之下,更應該儘早建立起碳權交易所,以讓企業在減碳的同時,更進一步把減碳「有價化」,並透過公開市場交易、訂價機制的建立,讓碳價更能規格化,也能藉此讓企業對於減碳、控制碳排作出更有效率的管理,最終推進台灣邁向「零碳」目標。
正因為設立碳權交易所最能發揮減碳功能,而現實環境也不容台灣再拖延,包括對岸的中國,已成立號稱全球最大的碳權交易市場,宣示要追求「碳中和」目標的決心,台灣此時更應該急起直追,不能落後於該國際潮流。